(一)-2-1與自然環境有關的地名
1.與地形有關
(1)新北市 石門區與海蝕洞有關。(課p.12圖1)
幸福活力風之鄉 白色浪漫滿石門(看1'00"~2'18")
(2)高雄市 鼓山區 與山丘有關。(課p.12圖2)
高雄鼓山地名的不同說法(看3'10"~3'40")
2.與動植物有關
(1)嘉義縣 鹿草鄉 與鹿仔草有關(課p.13圖3)
鹿草鄉地名由來(1'30")
(2)新竹縣 芎林鄉 與九芎樹有關(課p.13圖4)
3.與氣候有關
(1)屏東縣 恆春鎮 與氣候四季如春有關(課p.13圖5)
恆春地名由來(看0'20"~1'33)
補充
竹山地名由來(看0'25~1'56")
深坑老街--深坑地名由來(1'33")
(一)-2-2與居民活動有關的地名
1.和原住民族有關
(1)臺東縣 卑南鄉 早期是卑南族聚落。(課p.14圖1)
卑南地名由來(看0'40"~2'00")
2.和軍隊駐紮有關
(1)臺南市 新營區 早期是軍隊紮營地。
新營地名由來(3'15")(重點在2'27")
新竹地名由來(看0'30"~1'40")
草屯地名由來(看0'25"~1'46")
3.和灌溉設施有關
(1)彰化縣 埤頭鄉 是灌溉大埤的源頭。(課p.14圖2)
埤頭鄉地名由來:
埤頭鄉位在濁水溪沖積扇上,舊濁水溪流經本鄉與北斗、田尾鄉鄉界,因位
在沖積扇上之本鄉農田灌溉不易,故以前在今埤頭村、和豊村、興農村、田尾
鄉交界處開闢一個大埤,以供農田灌溉,而本鄉在這大埤之頭,故稱之為埤頭。
4.和信仰有關
(1)澎湖縣 馬公市 舊名「媽宮」,與當地媽祖廟有關。(課p.14南博士時間)
馬公地名由來(看2'30"~5'05")
(一)-2-3地名的改變
1.因其他因素而改變
(1)嘉義市 原名「諸羅山」 清朝為嘉勉居民協助守城,改稱「嘉義」。(課p.15圖1)
嘉義地名由來(看0'20"~1'46")
2.因原地名不雅而改變
(1)高雄市 原名「打狗」日本人改名為「高雄」。(課p.15圖2)
打狗舊地名哈馬星(0'20~1'10)
高雄舊地名(看0'20~1'46)
補充
臺北舊地名(2'15")
臺南舊地名(2'13")
配合社習p.6-7
(一)-社會放大鏡~從「蛤仔難」到宜蘭
1.宜蘭舊稱「蛤仔難」,是翻譯自噶瑪蘭族的用語,意思是居住在平原的人。後來改稱「噶瑪蘭」
最後定名為「宜蘭」。
2.兩百多年前,吳沙築土圍城,建立頭圍、壯圍、五圍(今宜蘭市)等地。
為了方便開墾,以三十到五十人為開墾單位,稱為「結」。開墾了一結、二結、三結、四結、五結等地。
3.清 嘉慶 年間,設立了「噶瑪蘭廳」。
4.清 光緒 年間,正式定名為「宜蘭」。
翰林國中歷史─臺灣關鍵歷史人物─吳沙(4'02")
宜蘭舊地名(2'20")